通过对历年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原工学院,现隶属于未来技术学院)暑期夏令营招生(主要面对本科起点的推免研究生)和申请考核制招生的观察和反思,经过前几年的“摸石头过河”,MILab目前主要依据自己的招生方案来遴选研究生候选者。
MILab已经重启MILab 访问学生培养计划,欢迎随时申请访问学生。
博士后的招聘方案类似,欢迎随时申请。
多模态光学成像技术:多模态分子成像创新技术、视觉系统功能成像,影像组学智能分析及可视化
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与应用:PET系统仿真优化、物理学校正、图像重建、动力学建模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分析技术
医学智能与人工智能(MIAI):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处理、分析及可视化
目前,多模态成像技术组的PI为任秋实教授,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与应用组的PI为谢肇恒助理教授,MIAI组的PI为卢闫晔助理教授。
长期诚聘上述研究方向的博士后,具体可见MIAI博后招聘、MIT博后招聘。
目前,MILab每年招收3-5名研究生(一级学科:医学技术),其中博士研究生2~3,硕士研究生1~2。
具体招生计划和招生方向以当年发布的招生信息为准,申请者也可以跨年度提前联系咨询。
分子影像与MIAI希望招收有志于从事科研事业的学生和博士后,目前研究组大多数项目均为科学研究项目。
考虑到多模态成像技术的研究方向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相对劣势一些,因此在该研究方向希望能够招收有志于服务实体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事业的学生。
简历初筛->电话面试->邀请现场/腾讯会议面试->1对1面谈→Lab Challenge/科研实习->复试最终确定
电话面试:将由研究方向接近的在站博士后/在读博士生进行电话面试,主要考察申请者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技能。
现场面试:电话面试后将被邀请至MILab进行现场面试(亦可选择腾讯会议面试)+Lab Tour。主要考察申请者科研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临场反应与应变能力等。
面试流程一般如下:
面试内容:科研工作汇报,时长约45分钟。
地点:北京大学王克桢楼907;
PPT:提前一天将slides邮件发送给PI,如果涉及到未发表的结果,可以考虑加水印。
面试过程:
1、个人科研工作汇报(30分钟):请以PPT的形式为大家汇报截止到目前的科研工作,并简要介绍一下设想的未来工作计划。如果有之前项目的Demo,欢迎展示。
2、答疑与讨论(15分钟)。
面试结束后,MILab成员会进行合议,由PI进行决策后,邀请排名靠前的申请者进行1对1面谈。
1对1面谈:由PI与候选者进行1对1闭门面谈,就双方关心的一系列事情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
科研实习:PI将根据以上流程决定最终意向名单,并要求申请者进组开展一段时间的科研实习工作,科研实习双向选择后最终确定录取名单。
提前进组(“咕咕咕”事件预防机制):原则上我们希望确定录取的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这也是防止双方之间“咕咕咕”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也欢迎访问学生来MILab进行联合培养。我们会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并努力协助解决住宿的问题。不论对于预录取者还是MILab来说,“咕咕咕”事件都是很令人困扰和无语的事情。从历史上来看,新世代的MILab目前没有“咕咕咕”过预录取学生,这也体现出了科研实习和提前进组的重要性,而这二者也正是我们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直博生/免推硕士:每年北大的研究生保研夏令营活动基本在6月下旬-7月中旬,最终直博生录取名单会在9月份通过保研复试确定录取。
普博:目前北大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报名截止时间一般为12月上旬,第二年3~4月份复试确定录取名单。
我们目前在招收“直博/普博”与“应届/往届”方面没有倾向,择优选择。但是由于直博生的确定录取名单要早于普博,因此对于硕士起点的普博申请者来说,同样建议尽早联系。我们会在6月至7月中旬进行第一批集中面试,随后安排暑研实习,最终在8月中旬至9月间确定第二年的直博/普博预录取名单。
考虑到宁缺毋滥是MILab的基本原则,如果第一次面试后仍有名额剩余,我们会随时为有竞争力的申请者进行考核。
如果申请到额外的博士生名额,我们会在11月中下旬第二批集中面试,此时确定的是申请考核制的普博预录取名单。